7月26日,“全球華僑華人博物館協作項目”線下論壇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禮堂舉行。來自中國、新加坡、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等國華僑華人博物館負責人和有關學者參加論壇,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主持工作)寧一受邀參加并作發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研究和培訓)、社會科學學院陳六使講席教授劉宏代表此次線下論壇主辦方致辭,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移民、離散、語言和空間研究中心共同主任王蒼柏介紹了項目背景和舉辦此次線下論壇的目的和意義,論壇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館長、中華語言文化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游俊豪主持。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寧一、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初丹、日本神戶華僑歷史博物館蔣海波、澳大利亞華僑歷史博物館王興鄉、菲律賓華僑歷史博物館施吟青、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林家豪、印尼客家博物館李世鐮圍繞“主題或興趣、文物、敘事、技術、教育、跨越”六個方面分別作了主旨發言。
寧一在發言中表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博物館的館舍條件、運營模式、收藏主題、展示方式、人員結構差異較大,但其藏品、展覽、研究、教育等工作的背后,都離不開對華僑華人移民歷程、融入住在國取得成就與貢獻、同祖(籍)國聯系與作用等基本史實的追尋和記錄,最為核心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展示、傳承、闡釋。這也是海外各地華僑華人博物館建立的初衷,即通過對華僑華人移民歷史與文化的記錄展示,更加生動書寫海外華人艱辛創業的歷史貢獻,更好地凝聚起海外華人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促進海外華人社會更加團結協作,與當地族裔構建更加多元立體的文明交流互鑒渠道。華僑華人博物館是見證中國人走向世界,為中國和世界各國發展貢獻力量,促進中外文明和諧交融美美與共的文化場所。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探索建立全球華僑華人博物館協作機制,搭建起世界各地華僑華人博物館交流合作平臺,促進華僑華人博物館的發展,讓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在撫今追昔的歷史對話中,得到更多拼搏奮進的力量,收獲更多文明互鑒的啟迪。
王蒼柏教授和游俊豪教授分別主持了“成功經驗、挑戰和機遇”“博物館的跨國交流與合作”兩個主題的集體討論。
“全球華僑華人博物館協作項目”由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HOMELandS(移民、散居、語言和空間研究中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聯合設立,旨在建立、促進和加強以收藏和展覽華僑華人展品為特色的博物館之間的全球聯系;交流博物館在策展、文物保護、公共服務和教育方面的經驗和想法,以更好地了解和介紹華僑華人的歷史,促進華僑華人在當地社會的發展及與祖(籍)國的聯系和交流;加強博物館之間在展覽、講座、論壇、研討會及其它類型活動等方面的合作;推動“華僑華人博物館學”或與華僑華人相關的博物館研究,為華僑華人的跨學科研究做出貢獻。此次新加坡線下論壇,為該項目在成功舉辦多場線上公共講座的基礎上舉辦的首場線下論壇。
在新期間,寧一代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看望慰問了對僑博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捐贈人陳來華先生,向他頒發“永久顧問”聘書。
寧一還走訪參觀了新加坡國家古跡——見證華人早期移民歷史的天福宮,向其管理機構新加坡福建會館贈送了有關研究成果;走訪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參觀基本陳列并就今后開展館際交流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